心理学好像被未明子批的一文不值了。。

然而我现在还挺认同他的这些观点的。。。

如何破解虚无主义?(4-互联网版)在想法里发过一次这个。
这个视频的前半段,对心理疾病的药物疗法…也是很暴力的吗。甚至把这个和“雷电法王杨永信”,“厌恶疗法”,“前额叶切除手术”等等并列。
也许吧…把心理疾病看作生理现象,再用物理疗法“治疗”那些。。。


为什么精神分析不是一种心理学
然后又看到了这个视频…
心理学的诊断类似于一种“审判”,认为人是可以被一套规则很好的描述,然后被判为有病或无病…。相对的,精神分析也会研究一些反常现象,但不认为这些现象有问题,也没有“矫正”一说;或者说,对于精神分析来说,这些现象背后是有“原因”的,是更大的一个体系中浮现出来的表象,就是,没有把责任全部推到被分析的那个人,而是想要找到一个“幕后黑手”一类的。


现在跨性别依旧需要“心理诊断”,在国内甚至依旧被当作一种精神上的疾病“易性癖”之类的。
另外就是之前那个谈跨性别的大脑的那个帖子下L字头那位说的,要把跨性别的诊断黑箱化,权力归到个人来诊断/审判这一个。。。现在不已经是一定程度的黑箱了吗,只是诊断权力不在自己手上而已。

我知道要放弃这种外部结构,承认“因为我想要这么做”,对于个体而言是件很痛苦很痛苦的事…而且就算这样想了,国内,别说国内了,哪都一样,依旧需要依靠那样一个心理学诊断才能允许自己去做那些想做的事。
也许是我偏激…但,我就是…
害,我也不知道自己想说什么了

4 个赞

虽然跨度蛮大的,但我刚刚又又又又又想到了 近月少女 这个游戏。。

因为我想这么做

是近月少女里的一句话。

感觉就是这句话为这个故事,为主人公注入了灵魂。这个故事里面有两个概念贯穿始终,“礼仪”与“规则”;礼仪其实……感觉翻译的不够详细,我觉得ta想讲的是类似“情感”一样的东西;而与“情感”相对的就是“规则”。有情感需要表达才要有“礼仪”,就像说话也要合语法别人才能听懂一样,或者说这个“礼仪”是种特殊的规则,为了保证情感能很好的传达出去而存在的一种规则;而普通的规则……与人无关,与人的情感无关,有时就只是约束而已。
感情才是礼仪存在的根基。我是说,现在好多时候是不是有些本末倒置了,直接套用规则而丢下里面的感情,把事情搞得像按公式做数学题一样,这怎么看怎么神经病。

还有一个,我记得主角游星…或者说朝日,在一个分支时是要按照自己的意愿违抗露娜sama的安排才能进入露娜线的…
呜呜呜呜现在想起来还是好酸aaaaaa

与这个帖子的关系…
还有与另一个有关“自由”的讨论的那个帖子的关系
嘛。就是加粗的那句话了吧。
我知道很疼,但我就是要承认。因为我想要这么做。

1 个赞

英文版的《消解性别》首版于2004年,彼时的DSM是于2000年修订的第四版本,简称为DSM-IV(第一版出版于1952年,第五版出版于2013年),第四版的DSM依然保留了“性别身份紊乱”(Gender Identity Disorder)的诊断,在DSM-IV出版后,围绕该诊断法被保留引起了两方的争论:一些激进的精神病学家和跨性别者指出,这种诊断应当被完全取消,因为变性不是一种紊乱症、不应当被视为一种紊乱,变性应当被视为一种自我决定的实践;而支持保留该诊断的人(除去那些坚持认为跨性别本身就是疾病的极端保守主义者)则认为该类诊断有利于人们以一种经济合算的可行方式进行改变。

2 个赞

唔……
仍归为一种病也是出于现实的考虑吗…

4.既然「跨性别不是疾病」那,为什么「性别烦躁」还在《精神疾病诊断与统计手册》里?
我们再看看美国精神医学学会官方说了什么:
跨性别者需要一个合理的诊断去保护他们应得的医疗资源。并且,在设置这个诊断的时候,要注意这个诊断不会被社会、职场、法庭利用去伤害他们的利益。
我的小结: 如果APA彻底将「性别烦躁」从DSM里去掉,那么跨性别者将无从寻找应得的医疗资源,这反而会进一步恶化跨性别者们的处境。
https://zhuanlan.zhihu.com/p/27419675

3 个赞

pure psychology 自然是认为人是可以由一套规则描述的, 但所谓 “诊断”“矫正” 属于 applied psychology(which partially associated with medicine) 的范畴, 所谓"正" “常” 都是建立在一定的 norm 之上.
pure psycho-analysis 当然可以选择自成体系, 但 applied psycho-analysis 也不能免于种种 norm

(说得好像心理学就把结果完全诉诸于被试一样((
(现代科学可以用 logistical/formalized theory 描述 disorder, 而 logistics 与 norm 与 order 是不同的东西


2 个赞

以治愈为目的的心理咨询通常都会用一些精神分析的方法来着。这种分析自然也逃离不了各种范式的约束,但,他承认自己的局限与主观性,不像学术一样要完美大一统,这点可能是最重要的,会让分析不断推进自我改善。

科学,学术上的心理学几乎就是统计量表。
还有这个未明子对学术的态度,就是一种瞧不上的感觉。。恰烂钱,搞学阀是他提的最多的……这些确实挺那啥的。
还有就是,他喜欢的哲学的那种“辩证”与科学的“试错修改”的一个本质区别就是,辩证承认自己主观局限并且不追求一个完美的理论。而科学,不管怎么说都是在试图寻找一个能广泛运用的完美范式,或者说科学给大众的感觉就是认为世界是可以被一套范式描述的……就这点,在哲学视角是种很low的世界观。

1 个赞

语义学分析就很不靠谱((
语义学(semantics) 逻辑学(logistics) 符号学(semiotics) 之间是什么关系(

原文引用

精神分析不是科学,不是心理学,也不是正统范式下的哲学。

精神分析是一种历史性的智性运动,类似于诺斯替,或一种K字头对另一K字头的现实批判运动。

精神分析会设立它自己的符号学semiotics、辩证法dialetics、逻辑学logics、政治学politics和经济学economics,但这些学问统统不服从正统学术范式下的符号学semiology,话语霸权discoursive hegemony,政治现状po1ice和经济格局capitalism,而是对于它们具有鲜明的批判精神。所以不要用庸俗的既定建制所豢养的学术框架里的有效性、可证伪性、一致性、规范性等标准来衡量精神分析。

精神分析是自带一整个体系的。

能与精神分析平等对话的【敌手】或【伙伴】,是与她同样鲜明的人类其他种类的精神运动,比如正统的古典哲学,庸俗的Religion,比如强烈反religion的Xhristrainity,比如两个K主义,比如诺斯替等密契主义运动,比如单一国族化的nationalization运动,比如一二战后此起彼伏的民族解放运动。

不要妄图用非常狭隘的被某个运动所豢养的学术体系下的静态标准来衡量另一个纯然异质性的运动。

高级知识分子要学会下大棋的,可以多认识认识这一运动。
而小朋友什么都不知道的,则要先看这个评论。

建议复习名句:

如果把心理学系拆了 里面的学生可以全数分配到其他系里…
—— How to Think Straight about Psychology

心理学本来就是个分裂程度较高的学科(部分分支有交汇的趋势

我怎么不觉得(((

请不要擅自定义"科学"和"世界"
科学哲学所定义的科学并不是"寻找一个广泛运用的完美范式"
毕竟哥德尔定理就摆在那里


上文的 norm 指 社会规范, 而非范式(怎么自带加粗, 垃圾 CommonMark)

1 个赞


好的好的我爬就是了

喂 怎么这么不负责任(逃

这种观点本质上是一种还原论, 其实早就已经被批臭了

More is different

现代自然科学具有层次性 层间的涌现(Emergence)似乎表明这样的完备范式并不存在

1 个赞

那个,我目前没有系统的学过哲学心理学的东西啊!所以这个线根本对不起来。。。

还有,有关未明子这个人
除去评论区,他的视频里能质疑的点其实更多。。。
未明子对学术的态度就是那种…鄙夷,有人跟他争学术他也是一幅自己啥头衔都没有争个毛毛球的态度。
他做的哲学入门为的也不是让人一窝蜂讨论学术,而是种…制造理论武器,发枪的感觉。

连着看了好几天他的视频,感觉快成魔怔人了
让我缓缓…

1 个赞

某乎上的评价是 前期还算正常 后面像在养蛊((

2 个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