性别烦躁指南

性别烦躁简史

1948年,一位女士联系了著名的性学家阿尔弗雷德·金赛博士(Alfred Kinsey,就是那个出版金赛量表的金赛),她的儿子坚称自己是个女孩。这位母亲希望帮助她做自己,而不是压抑这种想法。金赛找到了德国内分泌学家哈里·本杰明(Harry Benjamin)博士,想看看他能不能帮助那个孩子。本杰明博士随后为这个孩子制定了一套雌激素治疗方案,并和她们家一起寻求手术治疗。

本杰明随后完善了他的方案,并在一生中治疗了几千名类似的患者。他不要报酬,救治病人的满足感就是报酬,并在治疗过程中逐渐深入地理解了这种情况。1973年,他为这种不协调的感受创造了一个词:性别烦躁。但直到2013年,美国精神病学协会才采用了这个概念。

如果你是一名跨儿,那你可能听别人骂过哈里·本杰明。1979年,(经允许)他的名字被用于成立哈里·本杰明国际性别烦躁协会(HBIGDA),该协会发布了跨性别者照护标准(SoC)。SoC以臭名昭著的“哈里·本杰明规则”而为人所知,它限制性别烦躁的确诊。该标准根据痛苦程度和性功能障碍,将患者分为六个等级。如果你不是“真正的易性症”(类型Ⅴ及以上),通常会被拒绝治疗。

但问题是,诊断为类型Ⅴ和类型Ⅵ必须对相同出生性别的人产生性吸引。想进行性别转变就必须成为二元性别的异性恋,不能是同性恋或双性恋;你还必须有对身体和生殖器的严重痛苦,并且在治疗前就按真实性别生活。许多跨儿通过外界指导和表演迎合标准,但如果不符合全部标准,很多人都感觉自己达不到进行性别转变的程度。

鉴于理解并接纳跨儿的社会压力与日俱增,2011年哈里·本杰明国际性别烦躁协会重组并更名为世界跨性别者健康专业协会(WPATH)。在跨性别者真人指导下(这是第一次),WPATH发布了全新的照护标准(SoC第七版,十年来的第一版),该标准舍弃了本杰明量表,转而着眼于每个人的具体症状,并将性别与性欲脱钩。2013年,美国精神病学协会在《精神障碍诊断和统计手册》第五版中,依据WPATH的照护标准将诊断标准将性别认同障碍改为性别烦躁,此标准支持了美国跨儿的医学转变。

过去十年世界跨儿数量激增正因如此:更容易获得的支持使数量增多,更多的数量使群体可见度提高,更高的可见度使社会意识增强,更强的意识使更多人得到医疗照护。2014年的一项研究显示,美国有0.6 % 的成年人和0.7 % 的青少年认同为跨性别者;2016年的一项研究显示,1.8%的高中生认同为跨性别者;2017年同性恋者反诋毁联盟的一项调查显示,18到34岁的受访者中,12%都不认同为顺性别者。

跨性别者正从阴沟中爬出来,我们无处不在。

那什么是性别烦躁呢?

烦躁不安 - 名词

对生活感到不安或总体不满的状态。与亢奋相对。

顺性别者和跨性别者都常误以为性别烦躁只是对自己身体的不适。然而,这连诊断性别烦躁的主要依据都算不上。性别烦躁涵盖生活中的方方面面,包括人际交往、穿着打扮、行为举止、社会适应、对社会的看法、身体与自我的关系。因此,WPATH SoC 7和DSM-5的支持者认为跨性别者不必须有性别烦躁。我们总是要像念咒一般唠叨:没有对身体感到明显不适的人也可以是跨性别者。

性别烦躁本质上是一种内在出错感。这种错误没有逻辑支撑,也没有什么理论可以解释它。你说不清它是什么,但它确实存在。你的存在中有些东西不对劲,但哪里不对劲都弄不清楚。

它就像是小孩子戴着大人的手套。你可以把手伸进手套里,也可以把手指伸进指套里,但手指活动困难。你也许能拿起东西,但不能像成年人一样操弄它。总之事情就是不太对劲。

伊维·温特斯(Evey Winters) 在她关于性别烦躁的帖子中这样说。

你有没有在公共场合或正式场合的时候突然脚底发痒?因为不能马上脱掉鞋子挠一挠,所以只好忍着那种死去活来的感觉,这种奇痒越来越强,甚至让你想杀死旁边正和你聊天的人。

我小时候经常在早晨上学前看电视。我每隔一段时间都会边看我最喜欢的频道,边我吃我的枫糖燕麦粥。但西弗吉尼亚州90年代初农村的有线电视网太烂了,我看《恐龙战队》时,音频却是另一个电视台的(通常是天气频道)。画面很稳定,音频也清晰。但就是音画不一致。性别烦躁就像是这种伴随孩子整天的沮丧感。

就是当你点一杯清爽的健怡可乐,服务员却问:“可以换成百事可乐吗?”的感觉。

就是知道有什么不对劲,但是却无能为力。

性别烦躁的核心是大脑对不一致情况的情感反应。这种不一致深入大脑的子系统,以至于没有问题的明确标志。识别它的唯一方法是观察由此引发的情感。根据所处环境与自我内在感受的一致与否,我们会有积极的(性别亢奋)或消极的(性别烦躁)反应。进行性别转变的步骤之一就是识别这些反应。

顺性别者也会这种反应,但由于这些反应通常与环境一致,他们不会觉得有什么问题。但某几种情况下,顺性别者也会有性别烦躁。例如,把顺性别孩子当作异性抚养的尝试总是以失败告终(警告:自杀),孩子不可避免地发现自己与众不同。

这些亢奋与烦躁,兴奋与厌恶,都以不同的方式表现出来,有些明显,有些细微。性别烦躁也会变化,从觉醒前到觉醒后再到进行性别转变,每个阶段都会有新的表现。本指南的目的是描述不同的表现形式,以提高大家的认识。

但我必须要先强调一些非常重要的事情,重要到我要用粗体字写:

每一名跨儿都会经历不同来源、不同程度的性别烦躁。

没有单一的跨性别体验,没有一套标准的感受和不适,没有一种真正的跨性别经历。每一名跨性别者都会以独有的方式经历独属于自己的性别烦躁,困扰一个人的事可能不会困扰另一个人。

好啦,现在把这个免责声明扔到脑后,进入正题吧。

14 个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