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性别确认手术:一项新兴领域的原则和技术》

TODO,有空更新

经 Sachi 和天靖推荐,御坂粗糙地(部分)浏览了这部描述如何从医学服务角度帮助跨性别的著作。这是去年的一本新书,因此也收纳了许多性别研究领域的新观点。

第一章:历史、社会态度和环境

这章还没有读。

一眼望去全篇 transsexualism——只是尊重历史罢了,也没什么不妥。

第二章:性别焦虑的成因

原始标题是 Etiology “病因学”。

第二节“历史背景”开头讲了一个很逗(?)的故事, 古罗马诗人奥维德曾经提到“从母马来的的热的东西”,然后这章的作者特别创造性地把这句话和结合雌激素(商品名:倍美力,从怀孕母马的尿液中提取,现已不常用)联系在一起……

之后分别列举了几种理论,只稍微看了下标题。

第四章:跨性别健康的语言和术语

此章前两节分别介绍了历代 DSM 和 ICD 对性别认同的各种现象的分类。本章内容表示,DSM、ICD、WPATH SOC 都表达了在去病理化的同时满足跨性别者医疗需求的主张。

第4.3节介绍了 WPATH SOC。SOC 为了实现自身的目标——维持性别的个人舒适以实现最大化的总体心理幸福和自我实现,也在不断变化:第一版时,性别二元对立模型将跨性别者描述为寻求从一个性别到另一个性别的激素和手术治疗;如今,受到广泛认同的性别光谱理论使 SOC 第七版提出了自己对 gender dysphoria(性别不安)的(独特)定义——这包括了对非二元方法(?)的主张,以及提出这种烦闷不安的困扰才符合一项诊断,而个人的性别认同本身不该是一种医学障碍。

第4.3.2节解释了西方观点下的术语:顺性别者、(社会)性别(gender)、性别肯定(gender affirming)、性别认同、性别表达、性别酷儿、性别刻板印象、性别不一致、性别不安、性别转换(gender transition)、间性、(生理)性别(sex)、出生指派生理性别(sex assigned at birth)、性取向、跨性别文化的能力(transcultural competence)、跨性别者、跨性别男性、跨性别女性。
第4.3.2节特别将性别肯定从性别转换中区分出来——性别转换(包括医学转换,文中称生理转换)是跨性别者自己主动的行为,而性别肯定是医疗界对跨性别者的帮助。
第4.3.2节提出的“跨性别文化的能力”一开始让御坂很是费解,差点以为是要做不同文化间的性别观对比(实际上是第3.3节的内容)(御坂英语不好QAQ),其实讲的是与跨性别者及跨性别社群之间的理解、沟通和互动的能力,这包括意识、态度、知识、技能、行为、政策、过程和组织系统。

第4.3.3节解释或列举了一些非西方观点下的术语,如北美原住民中的 Third Gender 概念,以及拉丁美洲的 Travesti 概念。御坂不想对西方中心论做什么特别的批评,但一看到列举了华语的“跨性男”(列在指派女性、认同男性项目下,标注马来西亚),以及粤语的“变性人”和“跨性别”(特别地列在指派男性、认同女性或第三性别下(不过倒也符合社会实情,笑),标注香港),就感到非常出戏……觉得本节有一点点极其微弱的“生拉硬拽”非要扯上文化多元,结果绕了半天还是要么取了本地或许未必尊重的“俗称”,要么把西方那一套 value 翻译成本地语言。御坂当然明白文化多元对解构二元性别的意义……大概只是御坂被西方文化洗脑太久了吧。

第4.3.4节介绍了性别肯定中医学干预的一些术语:乳房增大、胸部男性化、面部女/男性化手术、激素替代疗法,以及三种性别肯定手术的方法。

9 个赞

感覺是超厲害的書呢
http://libgen.rs/book/index.php?md5=95F5289C84C4FDCB9DBDA5AA8452D5F6

6 个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