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小圈子化的成因及缓解办法

先简记一下想法, 看不懂请务必找我补充

小圈子化的几个体现及成因及缓解办法:

  • 人际关系不稳
    • 万维网维度太高
      • 在程序合成取得突破之前, 为了大规模合作, 无解
  • 排外
    • 参见我的文章, 因为微笑/大笑/欣快分别建构/解构/重塑意识, 而论坛与SNS只有对应"建构"的"打心", 导致大家的观点越来越极端
      • 在"打心"之外添加个":joy:", 并取消block功能, 只保留mute
  • 画风阴暗气氛压抑
    • SNS的头像造成过度建构, 让很多人觉得线上比线下更真实, 于是有烦恼就在网上发泄, 又因为万维网维度高, 产生放大效应
      • 别每个帖子旁都显示头像
  • 圈子之间沟通困难
    • 过往讨论缺乏整理, 各种概念只在每个人头脑中
      • 定期整理, 封存废旧讨论

为什么这个问题必须解决

你们稍微观察一下趋势:

参见

  • 社会原子化: +https://en.wikipedia.org/wiki/Mass_society
  • 公民社会: +https://en.wikipedia.org/wiki/Civil_society

@misaka4e21 @Selvaria @Lhc_fl


“Sorry, new users can only put 10 links in a post.”??

7 个赞

@Hash @Lhc_fl

你俩懂没懂??

给本帖打心表示看懂

1 个赞

其实没太看懂,我头像就是画风阴暗2333

好像有点懂了,看到头像就知道谁回了帖子,就容易某些人喜欢回复某些人的帖子。有点道理。

1 个赞

画风阴暗是指例如抑郁症满天飞, 不是指头像的画风

1 个赞

头像的建构作用比你提到的更深刻, 因为头像, 你潜意识中会认为那代表了一个人, 实际上可能只是一个人的某个侧面, 或者一群人的某个侧面
某种程度上, 头像在误导你心中的信任模型和心理距离

1 个赞

主题帖里面没 @ 我,所以就没主动回,见谅

个人习惯使然(比如我不怎么看头像,虽然觉得自用头像确实能代表自己的说),有些因素不能苟同,并且也不赞同解法

再说,小圈子化个人也不觉得是很大的问题……感觉你引的几个外链都和“小圈子”无直接的关联。(原因如果需要,容我想几天)

我觉得小圈子化的成因最主要是,人本身有聚集的倾向,互联网让很多这样的人有机会走到一起,他们在现实生活中因为分布密度不大,或者待补充的原因,难以形成这样的圈子。有了规模和密度,圈子就算是举起来了。

针对这个外链,我想到了社交媒体的弱关联……(此处安利游戏信任的进化

3 个赞

学生党表示我还没看呢……点赞表示看到了

3 个赞

所以说互联网小圈子化怎么不好了吗?我愿意悲观地让互联网倾向于小圈子化,无法沟通我就放弃沟通,反正我也没有沟通能力,人与人之间的隔阂深如天堑

3 个赞

大众社会 VS 公民社会

1 个赞

中文维基被污染了, 请看英文的

1 个赞

我对公民社会的支持不是出于意识形态, 而是因为公民社会有更好的对称性

1 个赞

更啊

1 个赞

emmm 我觉得这样催不合适

把更新的话撤下来了。

1 个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