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支付方式说起:移动支付的过去,现在以及未来

淘宝成立的那一刻起,它大概不会想到,支付宝这个伴随着自己而生的作为中间商的一个玩意,居然能成长到这个规模。

一开始,支付宝是作为”守护者“而存在的。客户买了东西钱不会直接到商家,淘宝允许客户有7天的时间仔细观察商品的好坏,商家也因为钱放在支付宝那,所以可以慢慢和客户讲理。
然后那些个体户商家卖完东西钱放在支付宝里,还没有提现。
没有提现意味着什么呢?
意味着资金池呀。
那怎么扩大资金池呢?
让他们拿着这玩意去买东西,让他们觉得这玩意能长久的留在支付宝也能用呀。
当然啦,一开始是淘宝,留点余额在淘宝买东西不是什么奇怪的事情。
后来支付宝想了想,能不能拓展一下呢?
于是开始有一些便利店支持支付宝付款了。

很久很久以前,淘宝上流行过一种叫做”生活费“的商品。
这是什么东西呢?简单地说,学生在淘宝上挂出自己的生活费金额,然后家长定期购买这个商品,当时还因为”可以给差评“而火过一阵子。
这时候你可能会好奇了,为什么会有这么不可思议的事情?直接转账不就好了吗?
2014年支付宝的移动支付市场占有率高达82.3%,第二名腾讯财付通仅有10.6%,支付宝的领先优势看起来不可动摇。但也正是在这一年的春节,微信红包出来了。
这段话意味着什么?
意味着2014年,支付宝才有”扫码“和”个人转账“的功能呐。
”微信红包“,这个漂亮而完美的招数,将微信和支付宝巨大的差距活生生的强行拉平到了今天的五五开,同时,它也完成了对中国移动支付市场最初的推广。

”提现银行卡免费“,“扫码”,“个人转账”,这三个功能加起来,在那个跨行转账都是要手续费的年代,能做到什么?
它同时做到了快捷,免费。
于是,支付宝和微信开始了无比迅速的扩张。

这时候已经开始有一些动了点脑筋的个体户商家开始思考了:
这玩意,比收现金好啊,不收假钞,能方便看账,最关键的是,没有手续费!

后来的事情大家都知道了。

这时候让我们把视角切到银行吧。

有人的地方,就会有贸易。
有贸易,自然会有货币。
当贸易越来越多,货币的携带就会显得不方便。
于是便有了银行。

同样的,如何将资金池扩大呢?当然是告诉人们这钱放我这,你去哪里哪里买东西能从我这用钱啊

过了好几年,好多地方都可以直接问银行去要钱了,然而有一个小问题……
所有的银行,我都得谈一遍么?今天BOA来,成,我收,明天又来个不知道什么银行,成,再加一个机子,后天尼玛又来!?

各大银行想来想去,这不行啊,商家没累死我们就先累死了,不如我们找个人干这苦差事吧!

于是“银行卡组织”便成立了,它的目的就是为了方便地跨行清算,从那以后,商家只认卡组织而不认卡了。

在最初的Swipe技术之后,银行卡组织搞出来了下一代支付技术:Insert。这个insert是个很有趣的玩意,因为对比起以往的Swipe磁条,Insert可以往那个小芯片里放更多的东西,其中就包括了PBOC 2.0。

后来银行卡组织缓过劲来了:这尼玛不对啊,搞来搞去不还是要往卡机里插?多麻烦!要不我们弄点新玩意,不用插就能刷怎么样!

于是Tap就出现了,也就是Visa PayWave,MasterCard Contactless (PayPass),UnionPay QuickPass,JCB QUICPay这一堆玩意的统称。
或者换成中国的方式……简单地说,银联闪付。

好了,现在这两种模式终于杠上了。

首先我们要看一下,为什么刷卡需要手续费?
沟通商户要钱,POS机本身也有硬件成本,卡也要钱的呀,更不要说和那么多银行接入……
那么为什么支付宝不需要手续费?

其实支付宝也并非不需要手续费,它只是提现需要而已,并且还免除商家的提现手续费。

为什么支付宝扛得住?
因为绝大多数资金,都只是在支付宝自己的服务器里打转,就是个记账的事情而已。
(这里额外拓展一下:支付宝提现,实际上是支付宝自己的银行账户划了一笔钱给你,如果支付宝自己的银行账户本身没有那么多钱,你支付宝余额显示的再多也是没有用的,所以请不要发表什么支付宝能印钱这种话)

少了第三方对接,少了POS机硬件,少了发卡成本……连手机都是用户自己掏钱买的,这些个用户还三天两头往你银行账户里充钱加你银行利息:不爽才怪。

但是这意味着另一个问题:商家接入。

众所周知,现在的小商家个体户,99%都是只有微信/支付宝的

云闪付app,京东闪付,QQ钱包……
他们就和在澳洲的diners club和JCB一样没有存在感。

首先我们要思考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
思考一下POS机的运作模式:
接入一个卡组织,然后POS机清算。

商家少了什么?
POS机这么一个集合收款的玩意。

这会导致什么?
emmm……说实话,什么都不会导致。(笑)

毕竟支付宝和微信已经足以搞定大多数情况了。

但是未来呢?

澳大利亚其实给我们提供了一个非常好的例子。

澳大利亚的支付宝以及微信,并不是直接和支付宝以及微信对接的。他们是通过各种各样的”POS机“,比如SuperPay,比如OmiPay,比如RoyalPay,这些其实都是中国的”聚合支付“,实际上是一种东西。
思考一下,二维码能不能上升到一种国家层面的东西呢?
比如说,同样以澳大利亚为例,所有的二维码收单机构都必须支持澳大利亚自己的银行卡组织eftpos。这样子是不是又回到了那个”POS机“,”收单行“的”旧时代了?
然而聚合支付虽然对消费者而言是把“砍出来”的一部分利润又“吃回去”了,但是对商家以及各大支付商而言则是重大利好,毕竟他们不需要再管商家了,他们只需要和聚合支付谈就可以了,那么聚合支付来来去去也就那几家,不比天天跑店铺方便么?
当然,消费方式的增多对商家也未必是坏事,只要价格合理,能多赚一个人的钱总是好的,比如说不定以后聚合支付能支持PayPal呢(笑

事实上支付宝和微信海外多是收单业务而不是“办卡”业务,和这种“直连对接”的“大篮大包”的风格也有很大关系。
毕竟就澳洲而言,每一家的POS机发行商不一样,每一家支持的卡组织也不尽相同,每一家银行也是不一样的。这些都适当地降低了风险,如果澳洲像俄罗斯一样被decline了visa和master,也还有eftpos可以用,不至于“支付宝一个制裁全澳人民没饭吃”。因为支付宝本质上把上面的活都干了。我们换个角度,大家的手机就是POS机,这个POS机只能支持支付宝这一个卡组织,然后钱如果只存在支付宝的余额里,也相当于只有支付宝一家银行了。

未来,随着“开卡”业务的增长,到了一定级别之后,支付宝大概率会变成和银行卡一样的方式来处理国际业务:同区互相转账,跨区只有支付业务。
当然,支付宝能不能做起来就是另外一回事了。

移动支付本质是什么?
移动支付也称为手机支付,就是允许用户使用其移动终端(通常是手机)对所消费的商品或服务进行账务支付的一种服务方式。

那么不只是支付宝/微信,所有的NFC类手机Pay也应该被称为移动支付。
顺便一提,”拿着手机不在外面饿死“是中国,澳洲,加拿大和三星手机用户才有的权利。事实上在欧美地区,tap的普及率并没有想象中那么高。

而且银联因为政策强推,tap的普及率是非常高的。
这也许就是所谓的不管哪方面都玩不赢吧。

其实二维码支付作为一个新兴事物,它还非常的稚嫩,甚至可以做得更好。
比如能不能出一个商家专用版支付宝,做的和普通的POS机界面一样,只能按数字,按完数字就出来一个码给人扫,这样会不会让用户更有“账单”的感觉?

对于商家而言,一个正儿八经的POS机是不是必须的?
这个问题我觉得可以分两个部分来看

如果说是对于一个街边卖烧饼的,那我觉得square这种简直就是邪教,它根本不比扫码快到哪里去,一张字条就能收到钱,语音一响钱就到了,手机都不需要掏出来,这简直不要太方便

但是如果是一个有正儿八经的干净宽敞的实体店铺的,那么一个专门的收款设备简直迫在眉睫:事实上国家也强制要求了500RMB这个限制。

对于扫码的成本之低廉已经不必多说:一张字条或者一台屏幕还没坏的手机,还有一个T1扫码器,就可以用了。

这一点上,POS机本身就已经落了下风了。

但另一方面,两者并不是那么的水火不容:现在中国有许多同时支持显示一个二维码的银行卡POS机了,澳大利亚事实上也有QUEST在玩这个,做一下软件升级,在那么大个屏幕上显示一个码真不是什么难事。

也许未来,POS机上扫码的就会扫出来聚合支付,刷卡的就会正常刷卡,大家都会相安无事吧。

1 个赞

也许未来会搞出一个移动支付版本的印花税类似物